index.md 6.8 KB


title: "生前 契約 規劃" date: 2022-08-05 categories: ["living-contract"] tags:

  • living-contract
  • living-contract-planning description: "生前 契約 規劃" featured: true toc: true ---

生命的課題-面對死亡,我們能做的事前規劃有哪些?

更新日期:民國111年1月14日 主要資料來源:內政部、財政部、衛生福利部

當生命來到一個轉折處,可能面臨長期臥病或即將走入人生的終曲,為了盡可能地減少離別的遺憾,除了至親的陪伴,也需要交代或安排身後事。本文統整了一份生前規畫清單,讓民眾了解到在生命的盡頭之前,可以預先做哪些規劃。本文提出的生前規畫清單並不具強制性,可依自身需要選擇想關注的議題。

一、生前契約

生前契約(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是指預先向殯葬業者購買生後的殯葬禮儀服務,包含奠儀場地準備、入殮移柩、奠儀儀式、遺體安葬等,讓民眾可以提前決定如何辦理身後事。以下為簽訂生前契約的參考流程與注意事項:

(一) 簽訂契約

  • 1

    尋找合法生前契約業者 可點此查詢<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業者名單>【站外連結-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民國109年11月】

  • 2

    審閱契約內容 (審閱期間:消費者可將契約帶回家審閱至少5日) 簽約前詳細審閱契約內容有無不公平條款,可參閱內政部殯葬相關法規之<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自用型)範本範本")>、<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家用型)範本範本")>及<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自用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生前殯葬服務定型化契約(家用型)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站外連結-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民國109年11月】

  • 3

    簽訂契約,預繳費用 依契約明定之付款方式繳款,並向業者索取發票。

  • 4

    確認業者將預收費用的75%交付信託 具一定規模之殯葬業者,應將預收費用的75%交付信託業管理業者。民眾可定期到信託業者的網站,查詢所繳費用的信託呈報狀況。 站外連結之參考文章: >>殯葬相關法規-函釋<有關生前契約業者得就預收費用75%交付信託>【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民國104年10月】

  • 5

    定期檢視與調整契約內容

(二) 解除契約

  1. 若您是自簽約日起14天內書面解除契約,業者應在契約終止日30天內全數退費。
  2. 若您是自簽約日起超過14天書面解除契約,業者應在契約終止日30天內退還契約總價80%;分期付款者,業者應退還已繳金額扣除不超過契約總價的20%。
  3. 若契約未記載退還比例,業者應全數退還已繳金額。

二、遺產規劃

(一) 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

財富移轉分為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以下統整生前贈與及死後繼承所產生的稅額,民眾可衡量自身財富狀況來規劃遺產。另外也可參閱財政部稅務入口網<遺產稅及贈與稅節稅手冊>,透過各種情境的範例解說,讓民眾更了解遺產及贈與稅如何節稅。遺產包含:土地、地上物、房屋、動產及其他有財產價值的權利(存款、債權、股票、現金、黃金、珠寶、其他財產或權利等),以及死亡前2年內贈與的財產。

  生前贈與(贈與稅) 死後繼承(遺產稅)
納稅義務人 贈與人 繼承人
計算依據 依據106年5月12(含)以後實施三級累進稅率10%、15%及20%新制計算 依據106年5月12(含)以後實施三級累進稅率10%、15%及20%新制計算
稅額計算 應納贈與稅額 = 課稅贈與淨額 (贈與總額-免稅額-扣除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 扣抵稅額 - 新舊制差額調整 (限106年5月12日新法實施當年度) 應納遺產稅額 = 課稅遺產淨額 (遺產總額-免稅額-扣除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 扣抵稅額及利息
其他稅額(土地/房屋) 除了繳納贈與稅,還須繳納以下稅賦:
1. 贈與土地:土地增值稅20%、30%、40%
2. 贈與房屋:契稅6%若為配偶贈與,則無須繳納贈與稅和土地增值稅,請參閱稅務小常識<配偶贈與>
免稅額 指贈與人免稅的額度:1. 220萬元/年(自111/1/1起為244萬元/年)
2. 子女婚嫁贈與:100萬元
1,200萬元(如為軍、警、公教人員,在執行職務死亡者為2,400萬元)
扣除額 1. 土地增值稅、契稅:若是由受贈人繳納贈與稅時,土地增值稅和契稅可列入扣除額
2. 其他贈與負擔
1. 配偶扣除額:493萬元/人
2.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50萬元/人
3. 父母扣除額:123萬元/人
4. 身心障礙扣除額:618萬元/人
5. 扶養親屬扣除額:50萬元/人
6. 喪葬費:123萬元
7. 公共設施保留地扣除額
8. 農業用地及其地上農作物
9. 執行遺囑及管理遺產之直接必要費用
10. 死亡前6-9年內繼承已納遺產稅之財產
11. 遺留下來的債務、稅捐、罰鍰或罰金
12.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