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生命禮儀契約 是什麼" date: 2022-07-14 categories: ["life-etiquette-contract"] tags:
分享
「死亡」在台灣傳統社會當中,常是長輩避而不談甚至忌諱的話題。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與開放,不只韓國有死亡體驗,台灣更有流行歌曲《身後》透過音樂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面對死亡其實是一種務實的人生觀,透過理性的思緒來處理人生最後的課題,對於自己或是家人都是負責任的表現。「生前契約」便是提早為死亡做好準備的殯葬服務,許多人不瞭解生前契約是什麼,透過生前簽訂的契約要如何準備自己的身後事?透過本文的介紹,一起瞭解生前契約的好處、功能、生前契約信託、生前契約保險,為自己的人生終點做好準備。
根據內政部殯葬管理條例,生前契約就是「生前殯葬服務契約」,是指消費者在世時,向生命禮儀公司預先購買往生後的殯葬物品與服務。由消費者與禮儀公司簽訂契約,往生之後由該禮儀公司履行契約內容。消費者可以選擇與決定往生之後的殯葬禮儀物品及服務,既免除對於未知與不確定的恐懼,又自主決定了自己的身後事。
生前契約是從預防、預約的觀念出發。葬禮是人生的畢業典禮,生前契約就是針對人生的畢業典禮做預先的準備。依據內政部生命禮儀資料庫中的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平均每場葬禮服務服務費用(不包含墓穴或塔位)約為37.6萬,以目前的通貨膨脹3~5%換算,十年後,同樣的葬禮服務費用至少為新台幣45萬元以上。換句話說,生前契約就是用現在的價格預先購買以後會漲價的服務內容,透過預先購買實質達到理財的最大功能。
死亡是人一生當中難以避免的過程,我們無法知悉自己何時會離開,卻可以事先為離開做好準備,生前契約的好處與功能可以分成以下5點:
消費者可能會擔心禮儀公司未來的履行合約的能力,而按政府法令的規定,禮儀公司在收受消費者購買生前契約的價金後,必須向政府約定的銀行辦理信託提存。換言之,錢是寄存在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等到契約執行後,禮儀公司才可以向信託銀行動支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