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md 6.2 KB


title: "國際河川生態工程推展見聞–歐洲河川" date: 2022-07-14 categories: ["environment"] tags:

  •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陳建州" thumbnail: /posts/adas-jetson-nano-intro-and-hardware/thumbnail.png featured: true toc: true ---

李三畏

瑞士與德國為歐洲生態工程的肇始者,最早開始實施生態工法,並利用丁壩等水利工程恢復/復建河川之各種特徵,如瀨、淵、湍流、沙洲、深潭等,其主要的原則是尊重自然,保護居民安全。現在生態工法的處理原則是適地適作,因此,在工法上、材料上都有不同的做法,僅以瑞士Limada河(Kanton省)及Thur河治理為案例,說明其成果: 一、基本理念 1.河川生態系之維護與復舊為生態環境保育之重要工作,必須要做,將成為今後全球各種工程發展之重要指標及趨勢。 2.生態工程以謀求居民安全及生態維護與復舊並重為原則,並需考慮當地居民之意願,居民之參與才能有良好之成果。

  • 3.生態工程之推行,宜適地適作,並考慮鄰近地區居民之意願,選擇不同的方式及工法,分年分期實施,才能推動。
  • 二、瑞士廣東(Kanton)省Limada河生態工程推行實例

    Limada河源自蘇黎世湖,流經蘇黎世市區,經由部分農業區流入萊茵河。

    Limada河流經蘇黎世市區河段之改建,先由政府(省、市)保育團體、遊艇團體、民意代表及當地居民代表所組成之研究小組討論後,決定採用生態公園之方式改建提供居民休閒之地,兼顧生態復建之功能。堤防護岸將原有之混凝土護坡,改為砌大塊石護坡,植生,並設置小型兩爬類動物可通行之廊道。兩岸平台地種植草木,設立一小型動物園。

    Limada河,蘇黎世市區下游20公里處,經過與1、相同之研究小組決定復建為自然河道區,並劃為保護區,禁止各種人為之干擾。此一河道,係利用經截彎取直後的舊河道,利用小丁壩,製造小深潭、淺灘,以及舊河道引入溪水製造人工濕地。目前狀況水鳥、魚類、猛禽類均有出現之紀錄;魚類及水鳥類到處可見到,棲地復育之功效良好。

    Thur河段自然河道之改善,河川生態系之復建,Thur河段在二十多年前整治,為爭取河川兩岸土地之利用(牧草園),採用直線型河道,護岸以RC護岸為主以利排洪。近年來為復建河川生態系,在局部河段以擴大河槽斷面,配合小型丁壩及河岸植生(河畔林)之建立,恢復河川之型態,有沙洲、湍流、分流蜿蜒河段,丁壩附近有淺灘及小急流深潭區。目前已有蜻蜓、鳥類及魚類回到本河段棲息,棲地及濕地復育之情況尚稱良好。

    河岸兩側不重要地區(牧草地)容許淹水之觀念。在山區河道兩岸常因山洪暴漲,而引起兩岸淹水情形,因擴建工程用地取得困難,且護岸工程擴建後會引發山坡之崩塌等地區,若無直接性之災害,不加處理,可容許短期(二~天)之淹水,以維現有生態系。

    三、恢復河川原有河相(Thur塞爾河)

    Thur河之整治,早期為求獲得河槽兩岸之土地供為畜牧用地,將蜿蜒的河道取直,建造成平直的河道(長約3~5km)。1990年代末期為復建Thur河的河相,利用短的丁壩群塑造沙洲、淺灘、瀨、灣、潭等;在2005年9月間,現場勘查結果相當成功。同時營造右岸的河畔林,亦相當成功,許多長期消失的鳥類又回來了!

    四、多瑙河維也納下游洪水平原復建原則(中村)

    • 1.恢復(建)河川與河畔林之連續性
    • 2.增加淹水頻率,由原來之每年8日,增加為每年200日之濕地,以恢復濕地之功能。
    • 3.推廣兼具防洪功能的洪水平原或濕地。

    五、河川水質管理之加強(中村)

    丹麥斯基安河之生態維護工程,以水質管理著手,以改善水質來解決生態破壞問題。在自然復建計畫中,設定某一定目標的水質改善。在斯基安河所設定的目標以削減硝酸鹽及磷酸鹽兩項

    • 1.硝酸鹽削減6%
    • 2.磷酸鹽削減12%

    六、歐洲河川自然化復建之策略(中村)

    • 1.洪氾對策與環境維護對策一體考
    • 2.歐盟積極推動、關注及影響「以環境立國之目標」,對環境保育事業提供補助;設定;2015年為「良好狀態」的目標年。推動以區域政策為主軸的國家間之環保合作計畫。
    • 3.歐盟提供農業生產過剩半額之補助。

    七、重要經驗法則

    • 1.生態工程之推行,必須結合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努力推行才能達到目標。當地居民之參與,必須創造利機或商機,使居民能自動樂意參與並維護。如奧地利Tirol省畢利水庫集水區之土地經營方式,可供參考。
    • 2.生態工程推行之基本原則,宜採用安全與生態維護並重為原則,並需獲得當地居民的共識及支持。工程之推動,宜採分類、分段及分期實施較果較佳,較易落實。新建工程則應以生態工程為基本考量。
    • 3.森林帶為維護生態系及防減災的重要措施,目前阿爾卑斯山麓所採用之最基本的生態保護及防減災的方法,效果亦佳值得參考。
    • 4.以下所列照片係屬奧地利、瑞士、德國及義大利之工程照片,也可供參考。

     

    奧地利-整流工程拋石綠化

    奧地利-整流工程拋石綠化

    奧地利-岩河護岸拋石綠化

    奧地利-岩河護岸拋石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