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有關「溫州街52巷5、7號」文化資產審議案,文化局感佩陳奇祿先生推動首部文資法之精神與奠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之貢獻,亦尊重法定文資審議程序。" tags: ["台北"] categories: ["台北市政府"] image: "https://turingcerts.com/wp-content/uploads/2024/01/TaipeiCity_Turing-Certs-2.webp" url: "/news/news_content_733BF776B0E256E1" date: 2025-08-25 15:05:16+0800 description: "有關「溫州街52巷5、7號」文化資產審議案,文化局感佩陳奇祿先生推動首部文資法之精神與奠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之貢獻,亦尊重法定文資審議程序。" draft: false display: true type: "post" --- 「溫州街52巷5、7號」於111年依文資法第14、15條辦理會勘,結論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後因民眾提出陳奇祿先生於「溫州街52巷7號」居住事實與照片,再次提報本案為歷史建築與紀念建築,文化局求謹慎召開是否具新事證專案會議,經討論,與會委員認為建物硬體價值認定已臻明確且111年會勘時已知陳奇祿先生居住於7號之事實與對文化之貢獻,民眾所提供非屬列冊會勘未知之資訊;惟前開資訊含有陳奇祿先生於本棟建築生活、辦公更為私人一手照片,爰就人物貢獻與建物之關聯,是否符合文資法指定登錄基準,委員認為應經文資審議會討論,後續由文化局秉職權依文資法第17、18條啟動文化資產價值審查程序。 「溫州街52巷5、7號」為雙拼日式宿舍,考量建物結構安全性,文化局於114年6月20日、7月15日召開2次專案小組會勘,總計17位委員參與,續送本次審議會審議;審議會經各方抽籤協調發言及委員充分討論後,表決結果如下: 「溫州街52巷5號」:16名出席審議委員中,古蹟2人同意,14人不同意;歷史建築6人同意,10人不同意;紀念建築3人同意,13人不同意,故決議「溫州街52巷5號」不具文化資產價值。 「溫州街52巷7號」:16名出席審議委員中,古蹟3人同意,13人不同意;歷史建築6人同意,10人不同意;紀念建築6人同意,10人不同意,故決議「溫州街52巷7號」不具文化資產價值。 本府敦聘之文資委員與專家學者皆具備文化資產、都市計畫、歷史研究、考古研究、法律、學會、公益團體之相關學術專長或實務經驗,在經過2次17位委員與專家學者實地現勘與目前已知資料下,針對建築物的文化資產價值進行初步判斷: 一、因「溫州街52巷7號」建築物歷經火災,有委員認為重建後增建部分遠超原有格局,多重搭建與改動,立面與原有材料與形制不盡相同,亦有委員認為建物增改建、融入現代建築技術為普遍常見的樣態。 二、因須考量建築物與人物關聯,全體委員一致了解並敬重陳奇祿先生於文化上之重要貢獻,惟以建築物現有內部保存狀況而言,較難呈現其生活樣貌。 本案文資審查程序,文化局全程以最嚴謹的態度,依循文資法相關規定與程序,聆聽各方的各種意見與訴求,在審議過程中,委員皆由自身專業提出並交換意見,忠實呈現各方意見討論過程。文化局感佩陳奇祿先生推動首部文資法之精神與奠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之貢獻,亦尊重「溫州街52巷5、7號」雖最終經文資會決議本案不具文化資產價值之決議,惟針對陳奇祿先生事蹟,仍請台大擇適當方式予以呈現,以彰顯陳奇祿先生之貢獻。